• 视频
    • 文章
    观看记录 清空

      原创 不抽烟不喝酒就能拍烂片?《燃冬》导演能不能搞清重点?

      2023-08-28 17:52:24 31阅读

      原标题:不抽烟不喝酒就能拍烂片?《燃冬》导演能不能搞清重点?

      《燃冬》不出意外地扑街了,上映第七天截至发稿时票房2202万,猫眼预测内地总票房2569.5万,可怜到让人都不敢轻易四舍五入抹去零头。

      七夕总共也没上几部有存在感的爱情片,票房还只有刘浩存、宋威龙那部压根儿无人在意的《念念相忘》的⅓。

      票房扑就扑吧,如果口碑好还可以营销一波“小众佳片”,但……

      口碑比票房还扑。

      网友:这辈子没看过这么歹毒的电影。

      其实大家也差不多晓得,这种文艺片,注定是不会太好看的,但是……

      没想到能这么的不好看。

      有一部分人是冲着猎奇去看的,比如,这种宛如农民工集体进城的三人摩托行。

      我说是本山和丹丹打了个摩的进城,没意见吧。

      再比如,这种主打文艺范儿的白雪皑皑。

      还有这种,不知道在干什么的喂冰块游戏。

      但其实吧,也有相当一部分人,是冲着营销去的。

      《燃冬》的品质,绝对是小众向的文艺片,但《燃冬》的营销,主打的却仿佛是合家欢商业电影。

      首先是成绩都很能打的三位主演:周冬雨,刘昊然,屈楚萧。

      其次是“必看”,又是高大上的戛纳唯一入围华语电影,又是通俗的浪漫情侣七夕观影首选,阳春白雪下里巴人,主打一个一网打尽、所有人都“必看”的推荐

      海报上写着“大胆爱”这样的勇敢字眼。

      商家占尽七夕优势,搞各种数字型的浪漫解码。

      然后观众就这样被骗进了电影院。

      咱也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,咱也不知道这个电影为啥要用情人档来宣传。

      因为这三个人只是短暂地相遇,短暂地同行了一段路,然后就各自分道扬镳了。

      然后你会发现,就算你看完了电影,也不怎么能理解导演的说法。

      就觉得自己是被骗了,被骗的感觉如此强烈,想到隔壁《孤注一掷》场去高喊电诈维权!

      上一次试图把小众向文艺片包装成大众向商业片、把观众骗进电影院睡觉的电影,还是《地球最后的夜晚》,不过人家好歹还骗到了2.76亿票房,是《燃冬》的十倍有余,虽然牺牲口碑但好歹换回了票房。

      《燃冬》主打的就是一个鸡飞蛋打,票房口碑一个都没捞着。

      但其实,《燃冬》的营销比《地球最后的夜晚》卖力多了,甚至还用上了屈楚萧的张万森来做营销。

      被骗过去的网友在线打假:不准蹭!

      明明是三个人坐摩托车,愣是剪到只剩两个人,然后搞情感博主——那个只爱你的女孩现在在哪儿呢?

      事实上……

      刘昊然就坐在周冬雨后面三人行。

      刘昊然在电影里很小篇幅的一场参加婚礼的素材,愣是能剪成“同学聚会”“陪领导应酬强喝酒”“酒席中途收到无名短信”,三个方向截然不同的小视频,各自分配到生活、职场、悬疑三个赛道里。

      真是神奇。

      哦,还有慢综的治愈温情风。

      片场花絮,周冬雨溜个滑梯,也搞吸睛标题党。

      到最后,官方不管说什么,网友都过去抬杠。

      现在导演又在大喊委屈,说大家看不懂他的文艺情怀,说大家不用都来看文艺电影,这本来也不是给普罗大众看的。

      那你倒是不要搞这种给普罗大众的宣传营销啊。

      你把人骗到电影院了,钱花了,时间没了,然后又说你们都不配看我的电影。

      你当初可不是这么说的啊,你说这是“写给90后年轻人的一个情书”。

      结果你的情书实在过于歹毒了。

      其实这个故事明明是主打一个孤独

      啊你真的好棒棒哦。

      大家纷纷对剧情做出自己的解读。

      以至于,《燃冬》已经和《我的人间烟火》并列为2023年最歹毒的影视作品了。

      其实真正能看懂的年轻人也不少,找准定位、好好营销,也有可能成为小众佳作。

      但是,现在的年轻人,不爱走“为赋新词强说愁”这款了,他们只会觉得,三个人都在无病呻吟,虚无地放大焦虑。

      现在的年轻人没那么闲好吗!

      而且剧情剪辑非常混乱,表达的都是情绪,可情绪却又丝毫不连贯。

      刘昊然吃着冰块痛哭流涕,屈楚萧躺在床上默默流泪,周冬雨渴求温暖又不敢靠近。人物空洞,没有剧情,只有情绪。

      电影内多次急切场景,男主上一秒还在婚礼,下一秒就上了女主的旅游车,仨人前一个画面还在雪地和熊对峙,下一个画面就回到了酒吧......

      哦对,那头熊。

      我对现在但凡搞雪地抒情就要整头大黑熊出来咆哮,就很有意见。

      有病吧,让人家好好地冬眠行吗?!!

      和电影一起口碑崩塌的是刘昊然,他仿佛一下子变得油腻起来。

      小胡子看着脏脏的,整个人的气质都猥琐起来。

      他要演一个颓废且忧郁的人,但是表演只浮在表面,除了那撇小胡子给他略微接近人物,其他的都是错的,而这个呈现出来的形象,又不是人物真正要表达的形象。

      时常会让大家觉得,他只是在表演,并没有理解人物。

      不是说放弃了以往的“少年感”,修饰出一番颓废模样,就叫“为艺术牺牲”了,你至少得理解这个角色吧。

      甚至会让人觉得,刘昊然戏路单一、塑造力弱,而且转型困难。

      和他相比,周冬雨跟屈楚萧,跟文艺片的气质更加贴合,他就相对的不伦不类一些。

      全片里大家对刘昊然的记忆点,除了小胡子,就是尴尬的Play——莫名其妙的纠缠,又莫名其妙的分开,让大家仿佛成了你们play中的一环。

      还连累到了周冬雨,让她本就不富裕的路人缘雪上加霜。

      然后这两天,《燃冬》的导演陈哲艺在采访里说自己受到的打击非常大,在疗伤……

      其实这个导演看着挺面善的,可能真的是个不抽烟不喝大酒的好男孩,但是……

      这跟他到底是不是个能拍出好电影的好导演,有什么关系呢?

      网友显然不买账:我这么一个不抽烟不喝酒的好人,只是去看了一部电影就被创飞,观众又做错了什么呢?

      连《爱情神话》的导演邵艺辉都忍不住表示:

      就是说,我发现,现在很多电影,从导演,到演员,到宣发,好像全都找不到重点,你说东,他说西,你问天,他答地。

      重点是什么呢?

      重点是,导演你要知道自己究竟想拍一部什么样的电影,然后组织镜头语言把自己想讲的故事传达给观众,而不是拍得那么烂了还觉得自己好委屈

      重点是,演员要知道自己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,然后让这个角色在屏幕上活起来,而不是从形象到演技都肤浅地去硬拗

      重点是,宣发要知道自己要宣传的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,然后找准目标受众制定与之相匹配的营销策略,而不是什么手段都用上只为把观众骗进电影院,做一锤子买卖

      《燃冬》的全方位扑街,其实是一个相当典型的反面教材。

      因为现在,像这样的导演、演员和宣发,实在是太多太多了。

      连主创都晕乎乎的不知道该干啥,观众能不跟着晕乎乎的?

      但愿导演在疗伤之余,也能反思一下,若是能从中悟出点什么,也不枉这扑街一场了。

        扫描二维码打开

      友情链接

      本站内容均从互联网收集而来,仅供交流学习使用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,尽请通知我们,本站将及时删除侵权内容。

      Copyright @ 2023 离奇影视 版权所有

      *
      *